1.客观性原则
贯彻客观性原则,首先要做到评价标准客观,不带随意性;其次要做到评价方法客观,不带偶然性;此外还要做到评价态度客观,不带主观性。只有这样,才能如实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水平,为指导改进教学工作提供依据。
2.发展性原则
教学评价是鼓励师生、促进教学的手段,所以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动态发展,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,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,提高教学质量。
3.整体性原则
贯彻整体性原则,首先要做到评价标准全面,尽可能包括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各项内容,防止突出一点、不及其余。其次要把握主次,区分轻重。整体性不等于平均化,要抓住主要矛盾,从决定教学质量的主导因素及环节上进行评价。此外还要把分数评价、等级评价和语言评价结合起来,以求全面、准确地接近客观实际。
4.指导性原则
贯彻指导性原则,首先要明确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在于帮助师生改进学习和教学,提高教学质量;其次要及时反馈信息;此外要重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以便及时矫正;最后,对学生或教师的分析指导要切合实际,注意发扬优势,克服不足。
更多教师招聘面试内容,请访问新公教育 QQ群671748890
新公教育为你提供更多考试资讯和招聘公告可关注微信公众号【新公教育(cqxgjy)